WFU

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

被孩子上了一課

作者:陳畊仲


圖片來源


剛才看新聞,在報導這位被叫做「最醜的女人」的故事

這時候,老大問說:「馬麻,她是誰」

下意識覺得他是要問她為什麼這麼醜,於是回答:「她生病了,所以才長這樣」
老大:「長怎麼樣?」
我:「長這麼醜啊」
老大:「是嗎?她長得很醜嗎?」

這回答倒是出乎我意料之外

我:「你不覺得她長得很醜嗎?」
老大:「不會啊,我只是想知道她是誰而已啊」

年紀越來越大,越被世俗的標準制約
在天真的孩子眼裡,本來就沒有美醜之分

反而是我們,失去了天真,但是得到了什麼?


禮輕情義重 重要是尊重

作者:陳畊仲


Photo credit : Flickr@Formosa Wandering


中秋節到了,身為我們這職業,總會有病患送禮以表達感謝之意。身為公務人員,不能收受太貴重的饋贈,但是文化使然,你不收對方會覺得你看不起他,在門診和病人推來推去實在也不好看。

所以我的作法就是和所有同事分贓分享,簽下投名狀,平均下來應該也符合規定要死一起死

病患來來去去,不可能每個都記得,但是有一位病患每次送的禮物都讓我印象深刻。


無親無故


她是一位舌癌病患,當初來開刀,孤身一人,無任何家屬陪伴;翻開病歷,也難怪有憂鬱症病史。住院治療期間,全賴醫院社工全力幫忙,克服照護問題,順利出院。

可能也因為如此,對於住院期間照顧她的醫療團隊,雖然並沒有特別待遇,但是比起不聞不問的家人,讓她更感受到關懷。因此出院以後,對於後續的治療與回診,都非常配合,且態度和善良好。


意外禮物


從她的穿著與行為,應該不是位經濟狀況很好的病人,所以第一次從這位病患手中拿到禮物,一開始是驚訝,但看到以後卻是滿滿的感動。

當時她有點不好意思的拿著一個普通的紅色塑膠袋,遞給我說:「醫師,這是我朋友自己作的,你吃吃看」。理頭裝的是幾顆饅頭與包子,沒有包裝,不是名店,但是,卻可以感受到她真誠的感謝!


真誠用心


不管是否不花大錢,為了不讓她額外破費,總是鄭重跟她說心意感受到就好。但是還是偶而會收到她的禮物,而每次拿到,總是可以感受她努力想要讓禮物看起來不那麼寒酸的用心。

例如,有一次,送了一個餐盒,打開,理頭是來自各廠牌的點心與糕點,可以看出來是到處拼拼湊湊;雖然不高級,雖然不名貴,但是對於辛苦的醫護,絕對可以感受到她感謝的心。

這次中秋節前,她特地跟我說,下星期中秋節會帶禮物來;我實在覺得她這樣破費真的不好,連忙跟她說:「你的心意我收到了,真的不用麻煩了」,甚至「如果妳拿來,我就不幫妳看了」都說出來了。

前天(9/25)門診,她還是很不聽話的帶了一個紅色塑膠帶出現,看完後,急忙的塞給我,深怕我不拿;我也只好笑笑收下。

這次是幾顆一般市場的梨子,依照沒有漂亮的包裝,依然充滿濃厚的感恩。


80/20 法則


之前和好好說故事工作坊老師洪震宇閒聊,他有問我說,一般民眾要怎麼幫忙醫護?我回答:「不要浪費醫療資源」;他說可是他並沒有啊,他相信大部分的人應該也不會。

於是他提出了一個看法,依照80/20法則,浪費醫療資源,無理濫訴的民眾可能僅有20%,但是卻對醫界產生80%的傷害。因此他建議,應該想辦法讓這少數人僅量不要產生問題。

在還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,這位病患,倒讓我覺得;其實只要有20%的病患願意真誠的感謝醫護,與醫護合作,就可以撫慰80%醫護的辛勞與壓力。


傷害或支持,你希望自己是哪一個20%?



奪走兒童(未來)的,不是吹笛手,而是村長!

作者:陳畊仲


圖片來源



哈姆林的吹笛手


有一則德國童話故事,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。很久以前,在德國一個叫哈姆林(Hameln) 村莊,那裡到處都是老鼠,居民用盡各種方法,找遍各方專家,還是無法解決鼠滿為患的問題。


鼠滿為患 祭出重賞


於是村民與村長便決定,祭出高額懸賞,徵求滅鼠高手,可以幫助他們徹底解決鼠輩橫行的難題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,一位來自外地,自稱有辦法幫村民解決問題的勇者出現了;在確認村莊確有報酬之後,便打胸譜保證隔天村莊裡面一定一鼠不留。

隔天一大早,這位勇者拿起了一支笛子,吹起了動人悅耳的音樂,神奇的事發生了,那些躲在廚房,儲藏室,所有陰暗角落的老鼠,竟然跑了出來,跟著這位吹笛人的腳步前進。吹笛人一步一步的帶領所有的老鼠,走向村莊外,走向一條小河;吹笛人涉水而過,但是水深已足以淹死老鼠,於是不費吹灰之力,便將老鼠滅於無形。


蔑視專業 自食惡果


吹笛人達成了任務,理所當然的向村長領取高額報酬,沒想到村長出爾反爾,不但賴帳不付,還惡言中傷吹笛人,沒有做什麼事卻想要領錢,讓村民產生誤會,驅趕吹笛人。

正在村長沾沾自喜自己的小聰明之時,這天深夜,吹笛人的音樂又從村外響起;這時,跟著音樂走的不是老鼠,而是村莊裡所有的小孩,這些小孩隨著音樂,走進山裡,永遠不知所蹤。隔天早上醒來,發現自己小孩不見的村民,後悔也來不及了。

村長不尊重專業,出爾反爾,導致無可挽回後果。這雖然只是個童話故事,但是不會發生在現實生活嗎?


醫護犧牲 成就奇蹟


八仙塵爆,衛福部「不計代價」的承諾言猶在耳;但是現在,當醫院不計成本,耗盡自費醫材;醫護犧牲休假,無眠無日的照料病患;讓超過兩百位的重症病患,迄今僅有12位過世,超過一百位重症病患康復出院,創造幾乎可以稱作奇蹟的醫療成果


道德大旗 鬥黑鬥臭


但是衛福部卻連五六十萬的帳也想賴,不知那位醫生救回幾條人命 ? 就算只有一個病患被他救活,這條人命難道不值這些錢?

更可惡的是,如蔡依橙校長所說:「不只在經費與資源上箝制你,還拿道德大旗鬥死你。當初為了這些燒傷年輕人,很多朋友沒日沒夜的把工作量提高 10 倍、20 倍,結果錢也拿不到,人也被你鬥臭。」

「規矩是你定的,人家照著申請,還要被你道德譴責。整個「政府」這樣拼了命的在替八仙塵爆善後,全力支援、成本外部化,然後救人的被鬥黑鬥臭。」


台灣醫界的未來?


在童話理,吹笛人反撲,擄走所有村莊的未來;在現實生活裡,醫生會不會反撲?基於台灣醫界良好的「醫德」教育,大部分的醫生還是會吞下去。

但是,老鼠滅了,難道不會在繁衍嗎?當下次的鼠患發生時,還會有下一個笨蛋嗎?

實際投入一線救治的整形外科醫師薛元毓說:「當時的慘狀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見的,超乎想像的心力交瘁,根本不是小小五六十萬可以交換的,說老實話,出去做醫美拿不到這個價錢嗎?政府有權對申報時數工作量做稽核,但是如果只是對數目說不合理但又提不出質疑點,只是讓大家認清熱血救人的結果罷了!」




醫界這次吞下了,下次還有多少人願意犧牲假日,犧牲家庭來照顧病患?醫界的未來,還會有多少人願意投入急重症?


奪走醫界未來的,不是吹笛手,而是村長!



為攸關你我的醫療努力,請按讚分享



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

同學們,是時候「解殖」新思惟了!

作者:陳畊仲






你媽知道你被殖民了嗎?


各位同學,你有加入新思惟之友社團嗎?你的新思惟國際和蔡校長FB是不是都設定「搶先看」?每天看著新思惟某某某又得獎與論文刊登的快訊,和時時注意開課訊息,當你清醒時發現手上拿著提款卡與收據?看著家裡校長設計很醜的馬克杯越來越多成就感十足?

9/19以前的我,和各位一樣,因為以上的行為沾沾自喜,還因為報到序號是史無前例的天字第一號興奮莫名。但是在校長第一堂的引言,才猛然覺醒,原來這一切都是新思惟的陰謀啊!不知不覺中,我們已被新思惟思想帝國默默的洗腦與殖民了啊啊啊!


報到序號:天字第一號耶!


哲學博士陳怡安老師說過:「自覺是治療的開始」。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;如果想要擺脫被殖民的命運,成功「解殖」,就必須先了解殖民者的洗腦手法,才能一一破解,進而擺脫「被殖民」的命運。


手法一:解除心防


當天走入會場報到處,印入眼簾的是刺眼的白鏡框一張張熟悉的臉孔,這不是大家熟悉的眾新思惟之友嗎?剎那間心理防備解除大半,不知不覺產生了原來大家都是朋友的錯覺感覺,利用熟悉的人情,瞬間化解心防,不就是所謂的心戰喊話嗎?


手法二:結黨營私


不只這一次,從上次的網路個人品牌課程,就陸陸續續出現了,表現傑出的新思惟校友成為課堂助教。校長不只上課時仔細觀察學員的表現,還透過網路組織社團持續監控學員後續的表現;理念一致,乖順服從持續成長的優秀夥伴,馬上以助教職務吸收。

並且專門提拔年輕有潛力,可塑性極高的學員,進一步洗腦監控,壯大帝國實力,持續擴大殖民版圖。


手法三:利益輸送


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像王冠欽那麼好騙,對於已小有成就的新思惟之友,要如何順利收買人心?身為殖民者,校長心思縝密,除了助教,直接邀請你來當講者。讓小有成就,但少為人知的沉默英雄,有機會站上超過兩百聽眾的舞台,陳述自己努力的故事。

不僅拉攏講者,還藉由這些英雄們的故事,感動聽眾,加深殖民洗腦,一兼二顧,摸蛤仔兼洗褲。

而且吸收版圖越來越大,從2013年的六位講者,擴增到今年的九位講者,不難看出校長的野心與企圖。甚至有時潛伏新思惟簽約講師楊斯棓,以自身努力準備,鼓動其餘講者燃燒小宇宙,毫無保留犧牲奉獻,計畫精密,歎為觀止!


手法四:隱性洗腦


最厲害的手法來了,以上所述,都是在為這最終兵器鋪路。那就是精心企劃的「主題與目標」與縝密達成目標的「策略」。

以本次論壇為例,隱含傳達意念即為,Wet Lab 被把持,年輕人要想突破的另一條路就是Dry Lab,而數位科技是未來趨勢,Dry Lab勢必佔有一席之地。進行Dry Lab最重要的是idea 及 coordination,這是機器人無法取代的;而傳統Wet Lab操作技術,很多有可能都會被機器取代。

從講者挑選,每位講者題目訂定,都是圍繞著事先設定好的「主題與目標」來進行;甚至在講者通知,都詳細的告知講者策展人希望的內容方向,讓整個論壇縱使講者來自四面八方,卻可以朝同一個方向前進,傳達相似的理念。也就是說,整個活動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。


跨界論壇 講者通知


一天下來,九位講者combo連擊,任你再堅強的防備,也被瓦解殆盡,被殖民於無形之間


是時候「解殖」了


身為被殖民者,最心酸的就是明明嘴巴說不要,身體卻很老實;明明已步入中年,卻還是在跟人家報名「青年」醫學研究論壇。

你還想過這種被殖民的生活嗎?同學們,勇敢起來反抗,「解殖」第一步,就是從解除「搶先看」開始。你們加油,我還有重大的任務,必須持續潛伏。


你們先走一步,不用理我沒關係,真的!



解殖新思惟由此去



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

【駭入人心,成長主因】20150910 Growth Hack 心得

作者:陳畊仲




去上啥課?


今天跟太座報告晚上要來高雄上課
太座不屑「例行性」的問一下:「今天上什麼課啊?」
我回答:「ㄟ......是一堂關於產品行銷的課「吧」....叫growth hack 」
「駭客?幹嘛學駭客?」
「不是啦,應該和駭客沒啥關係啦」....


原來如此!


所以到底growth hack 是什麼?是一種關於產品行銷的技巧沒錯!怎麼行銷?江湖一點訣,說破不值錢;就是「換位思考」!

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思考:「為什麼我要買你的產品」,了解消費者的心態,才能進而利用消費者的心態弱點,讓消費者「腦弱」而不小心「手滑」,達到產品「growth」的目的。

說到這邊大家應該有一點理解,就是想辦法讓產品銷售成長嘛,那和「hack」,駭客到底有啥關係?

剛不就說了,此心法最厲害的就是了解心態並進而利用心態,也就是說,到底啥是「growth hack」,就是「駭」進你心理,達到「成長」的目的。


有啥產品?


但是問題來了,啊我現在在醫院工作,也沒有自己的診所,也沒有在銷售什麼「產品」,我去上這課幹嘛?

其實報名之前就有想過這個問題,我的答案就是,把思考放大,「產品」不一定侷限在實體的「商品」;它可以是一項「服務」,一個「活動」,一個「講座」,甚至是一個你想推廣的「理念」。


超強功力 !


楊士比亞曰:「好老師很會說故事舉例子」。XDite這堂課最厲害的,就是把日常生活舉目可見的例子,用成長駭客的理論來拆解。

用這些生活化的例子,讓我一個行銷的門外漢,完全可以了解這東西到底在幹嘛。如果不是對GH已經有非常深厚的功力,是很難從日常生活中抓出這麼多例子來拆解的!

而透過大量的生活化實例,讓我知道growth hack的概念可以有非常廣泛的應用;以我現在在醫院工作來說,小到增加學生參與晨會的意願,延伸到人才的招募,或是醫學會活動的舉辦,都可以套用成長駭客的概念,來增加這些「產品」被「受眾」接受的程度。


個人品牌!


甚至應用在個人,其實自己就是一個「產品」,如何讓別人更認識你,認識你有什麼好處,進而想要和你產生強連結,成為好朋友,而且進一步介紹你讓其他人認識,不就是成長駭客的概念嗎?


完美駭客!


XDite 完全是一個完美的growth hacker,上完這堂課,不但教學員如何讓產品growth,更讓學員成長為一個growth hacker,讓所屬組織成長。

你也想成長嗎?請密切追蹤熊本熊XDite臉書開課資訊,她一定會讓你恢復意識的時候才發現已經轉帳了!




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

申朋強的是,踏出這一步的勇氣與決心

作者:陳畊仲




申朋確定通過 Open Mic 後,楊坤仁在申朋的臉書留言:「忽然覺得,申朋強得好可怕啊!(抖)」,我回答:「申朋強的是,踏出這一步的勇氣與決心」


初次印象 表現平平


初識張申朋藥師,是在今年3/22,楊斯棓醫師於成大醫院開簡報課程時。當天楊醫師邀請16位素人講者上台,透過實戰學習,申朋即是其中一位講者。

說實話,在當天講者中,申朋表現並不搶眼,投影片並不令人驚豔,台風與口語表達也尚待磨鍊。對他,並沒有留下深刻印象。


一鳴驚人 一鼓作氣


再次看到他的名字,就是在今年Open Mic南區初賽名單,說實話,對他會入選有點小訝異,因為在有投稿,認識的朋友當中,他並不是最搶眼那一位。

沒想到南區初賽一鳴驚人,與簡報高手蔡宗翰並駕齊驅,攜手闖進決賽,更一鼓作氣,就這樣過關斬將,即將登上2015年會的舞台。


真誠感人 勇者無敵


比起其他參賽者,他的投影片依然不讓人驚豔,上台依然稍嫌生硬,但是他用他的「真誠」,感動了評審,感動了聽眾。

楊坤仁在申朋的臉書留言:「忽然覺得,申朋強得好可怕啊!(抖)」,我回答:「申朋強的是,踏出這一步的勇氣與決心」

就投影片製作,就演講技巧,嚴格來說,申朋並不是強者;但是他並沒有因此退卻,因此失去對想要推廣用藥安全的決心與熱情;仍然鼓起勇氣參加 open mic !

或許你覺得,我投影片作得還不好,我還不太敢上台,我沒有故事可以講,等我準備好了再說吧。

憲哥說:「有40%把握就可以衝了」。等來等去等成愁,強者只會多更多;不嘗試,怎麼知道你不行?

勇者申朋,你成功了。用你的「真誠」,讓全台灣的人,都知道「一定藥安全」